第三章家
小山溪从西边大山流出,再沿着起伏的丘岭折向东北,在变成一条小河的地方那就是神林县城。官道就是从好石村顺着溪水到神林县。
石一凡到村里时日头都开始西沉了,在村头遇见了几位还在等消息的小年青,和石一凡差不多岁数,一个是石旦,家里开了个鞘制皮毛的作坊。一个是石勇,是父亲石浩的小徒弟。还有一个是石二彪,也是一个猎户家的小子。
这三个年岁相当,平时和石一凡走得近,现在听石一凡说是没事了,刚才一脸的担忧消失的无影无踪,相互之间开了几句玩笑,就去给其他人通报消息了。
到家了,在门口迎接的是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七、八岁模样,这是石一凡的小妹石小荷。
“哥!”一个清脆的声音,小荷看见哥哥回来了立即跑了过来。
“小荷,别跑,慢点,慢点。”石一凡连忙制止。
小荷拉着哥哥的手:“哥,你怎么才回来,我都等你半天了。”
“有事耽搁了一会。这么冷你就别等了,冻坏了吧?”石一凡赶紧用双手给妹妹取暧。
“不冷呢,就是、就是等得心急了,你看不早了。呀,快回家去,妈妈和小虎还等着你回家吃饭呢。”
兄妹俩说说笑笑地走到了自家门前。
好石村不算大,散居在溪水一侧,官道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经过,有十八户人家,一百多人口。顺着数石家是第五个,是一个四间正房加厢房有前后院的房子,石头堆砌、木梁,横梁辅木板上面加木脊条再在上面敷盖薄石板。前院不大院墙都是石砌。石一凡站在木制院门前,跺了跺脚。
走进院子,小虎的声音响起“哥哥,我饿了,娘说你不回来不开饭。”屋门前母亲杨氏放开牵着小虎的手,走上前来帮石一凡卸东西。
“怎么才回?这么重?这是啥?”三十五岁左右的杨丽娘帮忙搬下大黄捆,看着背篓里面的东西问道。
石一凡这时还没想好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于是打马虎眼:“这个等会说。娘,饿了。”
“先吃饭、先吃饭。”杨氏的注意力立马转移。“小荷去拿菜、盛饭,小虎帮忙搬凳子。”
关上屋门,把东西放好,摘下帽子脱去皮袄,灶头的柴火拨拉一下,屋内立马温度上升。石一凡脱去皮靴,坐上土坑,感觉全身舒坦。
矮几上陆续上来红烧兔肉、酱烧野猪肉、腊鱼、腌辣大白菜,可说是丰富。闻着肉香小虎爬上坑来,伸手拿起一块兔肉往嘴里塞。
“啪!”的一声,筷子打在手上,兔肉掉碗里。
“啊......”干嚎的声音无限委屈。
“不准用于拿,要用筷子。”母亲不容置疑。
石一凡嘿嘿一乐,将一双小筷子递给小弟,“拿着吧。”小虎老实地拿起筷子,熟练地将兔肉夹进口里,小嘴一咬,满嘴油。杨氏再不管他,拿过一碗饭递给大儿子,石一凡接过来再放到杨氏面前,“娘先吃,这有。”接过妹妹递过来的饭碗,“小妹也吃。”
吃完饭,妹妹帮杨氏收拾碗筷,小虎摸着肚皮打膈。石一凡跳下坑,跟杨氏说道:“娘,我出去一下。”说着往外走。杨氏没答话,却是跟了出来,在屋外问石一凡:“出了什么事?”
石一凡小声说道:“娘,有几个人在山上拦路,想对我不利,最后是被我给干了,他们骑的马跑到村里来了,是春保叔带了几个人去了山里料理后事,我去看看他们回来没有。”
杨氏担忧地问道:“你没怎样吧?”“没呢,好得很。”
“那你以后可得小心点。”杨氏叮嘱道。
石一凡点头“知道了。”
来到村口不一会,石勇也过来了:“一凡,怎么不在家多待会?我都打了招呼了,放心吧。”
“家里没什么事,我就过来看看。”两人说了一会话,等到天快黑的时候,才看到远处的人影。
石春保他们回来了,有五匹马被拉到石来福、石来寿兄弟家去了。石春保把石一凡拉到一边,说道:“都处理好了。好家伙,一凡,太惨了。”见石一凡摇头,才又道:“我也不问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事我都交待了不要漏底,这兵器和马匹都不能留,我明天早上带来福来寿去娄山关一趟,把马给处理了,兵器就找地埋了。”
石一凡感激地说道:“春保叔,这事让您费心了,要不要我一起去?”
“你就不过去了,在家好好歇会,我去了娄山关,村里你就多看着点。”
石春保说完就和其他人散了回家吃饭,明天还得起早去娄山关。
石一凡也是回到自己的家,跟杨氏说了事情处理完了,以及石春保明天去娄山关的事。
杨氏的心落在了肚子里,舒了口气,才是说道:“你春保叔办事你就放心吧。”
天黑了,家里点了一盏油灯,这在山村里是比较少见的。
小荷这时才有机会与哥哥说几句话:“哥,你这带回的是什么东西啊?”
土坑烧得旺,屋子里都是暧烘烘的,石一凡将战地医疗箱和望远镜搬过来放在坑桌上,又是将手枪和匕首拿出来,对着娘和小妹说道,:“这是我今天遇到的奇事。”
“今天一大早,我出门上山,沿着官道走到夹皮沟。在官道边发现倒卧在路边的一个老人,我上前一看,是冻僵了的一个和尚,摸了摸还有气,我就把救了,老和尚是回西域去,走到这里是又冷又饿,坚持不住倒在路边,幸亏我经过。老和尚吃了一块炊饼,喝了水,就没事了,我把剩下的炊饼也给了他,老和尚说遇到我是有缘,非要把这一堆玩意送给我,并教给我如何使用,就这样,耽搁了好长时间。”
石一凡撒谎不打草稿,张嘴就来,其实这是他考虑好了的说辞。
“那老和尚为什么不到村来呢?对了,他应该是从村里过去的。”
小妹聪明,看母亲也是一脸疑问,石一凡不敢怠慢,赶紧说道:“我也是这样问过老和尚,他说是半夜三更的不好吵闹叨挠,哪知道雪地道路难行,最后坚持不住倒下了。”
“那老和尚走了吗”小妹穷追不舍。
石一凡差点冒汗了:“当然啦,向关外走的,走得可快了,一会走得就没影了。”
“好啦好啦,别再问了,让你哥早点歇着吧,都累了一圆天了。”还是母亲疼我。
石一凡站起身来,把这堆玩意拿到自己房间,放到房间里的一个木箱内,还要加上锁,这些可是危险品,特别是不能让小虎碰。
小妹一边帮忙一边问:“哥,这是什么?”掂了掂“还有点重呢。”
“这是望远镜。”
“对了,这个箱子好漂亮,这又是干什么的?”小妹的好奇心爆棚。
“这是医药箱,治病用的,就象拎医背的木箱子一样。”
“哦。”小妹心有不甘“能打开看看吗?我保证不动,只看一眼。”可怜巴巴的样子打动了石一凡柔软的心。
打开战地医疗箱,这里的东西可真不少。全套战地简易型手术器械,常备急救药、缝合线敷料包扎带等等琳郎满目,塞了满满一箱。亮瞎了小妹的双眼。
“好了吧,我关了”石一凡关上箱盖扣好,将医疗箱与其他物品一起放到木箱内,放一件小妹问一声石一凡答一声,最后不等发问主动回答“这是手枪,就是可以用一只手就可以打的枪。”
放好东西,和小妹一起回到主屋,母亲刚好给小虎洗完,回头对大儿子说“一凡先洗,早点睡。”
石一凡答应一声,拎起木盆从灶上大锅里打了热水自去洗簌,然后躺在自个炕上,盖上被子。炕上暖烘烘的,双眼皮直打架,一会儿功夫,石一凡便陷入沉睡中。
早上,石一凡是被小妹叫醒的。石一凡晕晕沉沉的,眼睛睁了半天才睁开,一张口说活,竞发出不声,嘶哑的声带、咽喉肿痛,还发着高烧。
“哥,你醒了吗?能听到我说话吗?醒了你就点点头,我都喊你半天了。你一直说胡活,额头好烫,娘说你得了风寒,娘去配治风寒的药去了,叫我守着你,要我不停地和你说话,对了,额头上的汗巾又要换了,烧得脸上都红了。”
“小妹。”石一凡艰难地开口。
“唉,哥,你别动,马上就好。”小妹将在冷水中浸过的汗巾拧干放在石一凡的额头上,又用另一块汗巾擦试脖子、手心、腋窝,都是汗。
这时候杨氏推开房门,手里端着一碗熬好的汤药走了进来,石小虎跟在后面,小虎子进门后跑到炕前,拉着石一凡的手说:“哥哥,你病了吗?快点好起来陪我玩。”
杨氏微笑着对石一凡说“估计是昨天在山上受了风寒,快喝了这碗药。”杨氏对一般的病还是有把握的。
石一凡撑起身体,烧得身体有点发软,小虎跳上坑帮忙拉着哥哥的手,杨氏将药给石一凡喝下,摸描额头,“嗯,烧得厉害,喝了这碗药,躺下睡一会,再出一出汗就好了。”
点点头,石一凡依言躺下,盖好被子,小荷依然把汗巾搭上,“不用太担心,娘说的是,我很快就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