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河山,为将军报仇!”士兵中不知是谁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众士兵纷纷响应。大喊着“杀到辽国,为将军报仇!”
“还我河山,为将军报仇!”
“为将军报仇!…”
众将士热血沸腾,拔出兵刃,挥动着长戟。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决心与悲壮。
韩楚天看到如此熟悉的场景,不禁想到了父亲。父亲当年征战沙场时也是一呼百应,将士齐心。远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保卫大宋河山!
“大家静一下。林将军在天有灵,定会感到欣慰的,不过此事不一定是辽军所为。我们不能贸然挑起两国战争。”柳‘玉’涵说道。
“将军,我们为何不打过去呢?”一个年纪较小的少年说道。
柳‘玉’涵看了看他,说道,“你不到十七岁吧。”
“回将军,我今年十六。”
“家住在哪里?”柳‘玉’涵问道。
“就在瀛洲附近的乡下。”那少年答道。
“家里还有什么人?”
“母亲和几个姐姐。”
“你父亲呢?”
“父亲也曾是禁兵。”少年自豪的说道。
“噢。你父亲一定很厉害。”
“是。不过父亲在我出生的那年就在战争中死了。父亲都未能见上我一面。”说到这里少年的眼泪流了下来,声音也哽咽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柳‘玉’涵为他擦去眼泪,道:“我也想为将军报仇。可一旦战事发生,那么受苦的就是更多的人了。他们中有你的家人,你们村里的人,还有你们身边的将士。”众将士皆不语,想到父母家人不免感伤起来。
“此时辽军离我们只有五十里。我军务必要加强防备,随时准备应战。没有军令,不可贸然行动。听明白了吗?”柳‘玉’涵大声说道。
“谨遵将军令。”众将士答道。
“大家都回军营吧。”柳‘玉’涵说道。众将士退下。
柳‘玉’涵、杨絮一起回到主帐中。夜幕已降临,帐中燃起了明亮的蜡烛。
“师妹,依你看来,凶手是什么人?”柳‘玉’涵问道。此时帐中只剩杨絮、韩楚天、赵凌雪他们四人。
“有两种可能,一是武功高强的高手潜入军中,守兵未能发觉。”杨絮分析道。
“那另一种可能呢?”赵凌雪问道。
“另一种可能…”杨絮不愿往哪方面去想。
“另一种可能就是暗杀者是宋军中人,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那晚的守军。”柳‘玉’涵说道。
“可他们从哪里得来那种毒‘药’呢?”杨絮提出疑问。
“有可能军中之人被七皇子收买了,里应外合。也许暗杀林将军只是第一步。我们得留心军中之人了。眼下还要解决的是布防问题,林将军一死,辽军随时会打过来。”这是柳‘玉’涵最担心的事。
“宋军应继续守城,静观其变。”韩楚天冷静的分析。
“胆小鬼,是男子汉就应该痛痛快快的和辽军打一仗。”赵凌雪说道,大宋怎能委曲求全?韩楚天看了赵凌雪一眼,没有说话。
“郡主,你先回房休息吧。”柳‘玉’涵委婉地说道。赵凌雪眼中有委屈和恼怒,但还是听柳‘玉’涵的话走出主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