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粒飘飘小说网 > 女生耽美 > 岁月留痕 > 逐渐逝去的童谣

逐渐逝去的童谣(1 / 1)

我的童年是唱着童谣长大的,那童谣是我们童年的乐趣,教我们怎么做人,尊老爱幼……那个年代,没有电视,电影很久才到生产队里放映一次,剧团只到大一点的乡镇演出,对于山村,一个广播已经给山村添了一点热闹.后来,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收音机、电视机、vcd、dvd等文化设施进入家庭,电话、手机、电脑等通讯设施普及。孩子们同**们一起步入现代化社会,缺乏了当年的童真,没有了童趣。孩子们追着各种各种的“星”,唱着与时代一样快节奏的摇滚,随着节奏摆动着身体。我生长的环境,因为是小山村,孩子们是一群没人管教的野孩子,大人们谁有空,谁就把孩子组织起来,做山村老掉牙的游戏,捉迷藏、老鹰叼小鸡、跳绳……一边做游戏,一边唱山村的童谣。没有规律,见什么就唱什么,很有意思。

见了蜻蜓,只要有人说有“叮叮猫”,游戏的孩子们就会唱:叮叮猫,三只胯,侧边幺娘留我耍,我不耍,我要回去看牛看马马,大牛拴在河那边,小牛拴在河这边,飞去飞来叫家婆家婆不吃油炒饭要吃那河里的水鸭蛋吃半边,留半边老鸹给它衔到树尖尖落下来摔了一个冬瓜圈傍晚,月亮早早地挂在了天边,大家坐在生产队的晒谷场边上,扯着嗓子喊:月光,下河点高?粱‘高粱不结籽回去点菜籽菜籽不开花回去点冬瓜冬瓜不生毛回去压红苕红苕不生根回去报花灯花灯来得早碰到大娘宰猪草大娘喂大猪明年结大嫂大嫂屁股大三把椅子都坐不下拿一把刀来片一下端午节来了,农村有在门前挂陈艾、菖蒲,扯草药熬水洗澡的习惯,孩子们在父母或爷爷奶奶的指引下割陈艾、菖蒲,扯草药,不时来一段:杀个猪,杀个羊杀个其马儿过端阳看见有迎亲的队伍经过,孩子们站在路边,扯着嗓子喊:叮叮猫,扯胡琴,高大姐姐做媒人。

麻子嬢醸吹鼓手,斑竹丫丫抬起走。

下一坡,上一坳,干河子坝就来到风又大,雨又大,打湿幺姑娘的洗脸帕。

幺姑娘,不要哭,转个湾湾就是婆婆屋。

推开门,一屋人,嘀嘀嗒嗒闹沉沉。

小罐罐,熬稀饭,大罐罐,炖耙肉;幺姑娘吃了长得肥嘟嘟。

虽然是农村,人们对卫生也特别讲究,而对不讲究卫生的人特别鄙视,又不能直接说他(她)不卫生,哪里不干净,孩子们通常会喊:x人的妈,最邋遢,洗脸水,洗脚水,拿去喂娃儿的妈的妈!

小时候,山村的老鸹比较多,而人们又忌讳老鸹叫,因为农村有老鸹叫,霉运到的说法,我们就对着老鸹喊:老鸹“呱呱”,请你下来耍。

你不下来耍,把你妈吊起来打。

每年夏天,稻苗把田覆盖得满满当当的,竹鸡在稻田里生息繁衍,偷吃水稻,糟蹋粮食,大家都很憎恶竹鸡,发动孩子们对着竹鸡喊:竹鸡子叫唤“扁罐罐”,请你过来我看看你不干,把你整来下酒饭。

腊月初八一过,孩子们就掰着指头算过年,其时,红萝卜正上市,盼着新衣,望着大人们办年货,提醒大人们要做新衣服,孩子们就喊着: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月亮光光,姑娘下河洗衣裳;洗得白白净,伯伯穿起上嘉定。

嘉定高,好打刀;刀又快,好切菜;菜又耙,好吃粑;粑又甜,好过年。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科技进入人们的生活,引领人们步入时尚,童谣逐渐退出了孩子们的生活,真不知道孩子们还有多少童真可以找,于是,有人呼吁,还孩子们一片净空!

最新小说: 惯性下沉 沈嘉 过度宠溺(1v1 叔侄) 落花无意(NP) 欲望乐园[总攻](H) 【黑篮】我意本非此(高H,NP) 小情人呀(H) 好父母家规新十条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这个omega军官A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