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岳天街的战事一结束,云里散人就立即传令,要白虎和玄武手下,抬着已经昏倒在地的青龙和朱雀,赶紧回归昆仑洞府,让青龙和朱雀到神农炼药鼎中浸泡疗伤。
这青龙,合而为龙,身上却还可再分为七宿,分别是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七个星君。
云里道长把目光专注于他,在师父们的记忆中,找到了青龙镇守中华四极之一的东方的缘由。
原来中华大地的东方,是水波淼淼的大海。大禹治水,让应龙腾挪蜿蜒,刨出了黄河、长江两条河流,还给这两条河刨出了好多支系。洪水于是乖乖顺着河道,驯服地奔向东海。
大禹领着应龙到天庭交命,归还阴阳扇和息壤。
玉帝问大禹:“治水之后,要怎么办呀?”
“我要效法天象,在地上立四极,用四兽镇守四方!”大禹说。
“什么四兽?”玉帝问。
“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各方七个星宿,七个星宿又掌管或多或少的小星。按照伏羲所定,东方木、西方金、南方火、北方水,我就镇守中间土。务要各归本位,各施其职。以保证中华大地长治久安。”大禹回答。
“哦,不错,不过你是否有了合适的人选?”
“南、西、北三面已有,唯有东方,我有些踌躇!”
“为什么?”
“这东方比邻大海,潮涌时卷起千倾恶浪,平静处每有鲸鲨出没。要保证东方安危,难呀?”
“似此却该怎么办?”玉帝问。
“正为这事烦恼!”大禹回答。
这时应龙上前,向玉帝半跪着请示:“这次小神下界,总算为中华立下了小小的功劳,我恳求再次回去,永保中华东部安宁!”
玉帝用目视大禹,对应龙说:“这下界的人都为龙族,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好像你去下界,还真是份内的事情。”
大禹上前说道:“得如此强悍的应龙支持,再好不过,只是其他各方都有七宿辅佐,不知大神可有人选,而这天上的星君又有谁愿意去,要知道其他三方星斗从前都是天庭中人,却是被贬下界的。”
这时有七个天神应声前来:“我们七个愿意领自己管辖的小星宿前往。”
玉帝和大禹看了,不禁喜形于色。这七人,乃是天上的角宿天门星君、亢宿天庭星君、氐宿天府星君、房宿天驷星君、心宿天王星君、尾宿天鸡星君,箕宿天律星君。
这些星君从前都是应龙手下。
这天和地的君主都大喜,一致同意七位星君附身在应龙身上,成了下界的东方青龙。
然而云里散人眼前的青龙却和朱雀一起被人搀扶着,他们伤得不轻。
云里散人的慧眼盯着他们看着,大师父给他的茅草眼镜框子还在他的鼻梁上架着,这个道士习惯的把那东西扶正。
道士看清了青龙身上七位星君所附的各个小星死伤殆尽。原本角有二星,亢房氐各有四星,心有三颗星,尾有九颗星,箕宿又有四颗星。而现在,青龙身上的二十颗小星已经只有了主要的七颗,朱雀身上的五十五颗星宿也只有了不到二十颗。
云里散人催促着人把青龙和朱雀扶进神龙宝鼎的药水里浸泡。
那神农炼药鼎自动长大,俩个神兽在其中也绰绰有余。云里散人看他俩伤得太重了,便手掐招魂诀,口念招魂咒,给他们招魂。
青龙已是奄奄一息,云里散人就首先为他招魂--
“东方之精,吐云郁气;
喊雷发声,飞翔八极;
周游四冥,三魂皈依;
镇我中华,万世之基;
水波不兴,和乐一体。”
看着青龙渐渐缓过神来,云里散人又为朱雀念咒--
“朱雀神鸟,征兆吉祥;
朱雀玄女,神州翱翔;
为凤为凰,烈火央央;
为人祖母,降而生商;
魂归故里,卫我华疆。”
朱雀似乎也轻松了起来。
得这神农宝鼎的药水一泡,青龙和朱雀的伤痕渐渐愈合,一颗一颗的星星又在他们身上渐渐复活了。
这时白泽走到洞厅里来报告,他说那些****不知怎么会给红军送去了一些马匹,让红军吃饱了顺利地走出了草地,目前红军已经突破了****重点设防的腊子口,一部分红军已经进入了陕北。****上层催促得厉害,可是在华北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听说红军要北上抗日,都不愿意与红军为敌,都希望枪口一致对外。
“哦,如果我们中华人能联合一致对外,何愁不胜?只是日本神兽与天狗的确狠毒,我们不做好准备,真的没有胜算。”云里散人说。
“道长何出此言?”白泽问。
“日本神兽的失败,并非输在实力上,而是输在他们之间的配合。”
“对!要不是守鹤出了差错,我都不知道要怎样才能把饕餮打败!”开明兽道。
“要是没有道长给予的眼镜和桃木斩妖刀,我们也胜不了。”玄武在一边附和。
“那道长还得劳累,给青龙和朱雀都配上眼镜和刀子!”白泽说道。
“眼镜和桃木刀要配,只不过即使这样也未必就可以打败敌人。试想我们打败天狗和神兽中最差劲的,尚且如此费尽;下一步要对付更加狠毒的神兽和天狗,如何出能赢得了?”
“那道长的意思是,”白泽、玄武和在神农鼎中醒来过来的青龙、朱雀纷纷问,“如何才能够赢得了他们?”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