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声无疑是天籁之声,手术间紧张的气氛为之一松。长舒了一口气,齐大夫率先开口:“我都快站不住了。”
钱管事钱百钧关心地说道:“他什么时候能够醒过来?”石一凡边收拾东西边回答:“这次手术很顺利,用的时间短,从开始到结束只是大半个时辰,我估计还会睡一会。”
把‘门’打开,‘门’外面的家属急不可耐的问:“怎样了?好了吗?”看见大夫们都是一脸的笑容,才是放了心。钱大管事叫人抬了担架过来,众人一起把仍在昏睡中的病人给抬到病房去。
齐大夫帮忙把手术间里收拾好,需要重新消毒的打包放在一边,没用过的仍是放回原处,一边收拾一边说道:“一凡,这个病人如果不手术,就只有等死,现在做了手术,后面还有风险吗?”
“当然有,而且还不小。”石一凡将装有云梦散的柜子锁好,这可是危险品。“过一会应该能醒过来,病人的伤口会有点疼痛,生肌散也有止痛的功效。之后病人会发烧,这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过两、三天才会通气,通气了说明肠道能够正常蠕动,这个时候病人就可以进一些流食了。”
石一凡和齐忠书一起到了病房,在病房‘门’口围了一大群人,有人看见石一凡,连忙喊道:“小石大夫来了。”
有其他病人家属,有济善堂的‘药’工、伙计和学徒,众人都是一脸的崇拜,纷纷给石一凡和齐忠书让路。病房里面也是一群人,刚才在手术间的人都在,不过病房里要安静得多,都是大夫嘛。
石一凡看了一下病人,呼吸平稳,脸上的颜‘色’比手术前好一些,体温略低,脉象细弱,再看看伤口,没有渗漏现象。石一凡舒了一口气,终于是放下了心,自己的第一次手术可不能搞砸了。
从病‘床’旁边的凳子上站起来,石一凡道:“这个病人现在的情况还算是正常,等他醒过来之后,先喝一剂补中益气汤,过一刻后,再服六颗祛毒丹。各位老师要不要看一看?”
石一凡让到旁边请齐大夫去开‘药’方,其他大夫则是纷纷的上前给病人诊脉。这个时候,钱掌柜从外面走了进来,济善堂的大夫都集中在这儿,外面的病人还都在等着看病呢。
“病人情况怎样?”钱掌柜先是问了石一凡,得知病人正常之后,才是满脸欣慰地说道:“从此以后,病人将会因为这个医术多了一个救命的渠道,医家也将会因为这个医术救治更多的病人,这是苍生之福,是万家生佛的善事。”在场的大夫都是轻轻地鼓起掌。
石一凡适时地说道:“老师,各位前辈,跟着您们这一段时间,一凡受益良多,这个手术,一凡不会藏‘私’,今后的手术,还请各位老师观摩,每一次手术还要一位老师帮忙,大一点的手术是需要两位帮忙,过一段时间熟练之后,我会请上过手术台的老师亲自动手。”
石一凡的话让大夫们跃跃‘欲’试,包括五十多岁的老大夫黄伯安,还有李骧大夫,仿佛打了兴奋剂,人一下子年青了。就连‘女’大夫秋裳也是一样,这时她就开口问道:“一凡,有哪些病可以进行手术?象‘女’人难产了是不是可以,这要是能冶难产,可是一个天大喜事。”
这个时代‘女’人的生育年龄不到十七岁,也就是说不到十六岁结婚,有的甚至还要早,人还没有完全发育就生产,所以‘女’人难产的比例非常高,往往是一尸两命。
石一凡点头:“当然,‘女’子难产,通过手术从腹部取出婴儿,这样就可以保证母婴平安。”
众人又是一片惊叹,议论纷纷。钱掌柜适时止住:“好了好了,大家先出去吧,让病人歇息一会。”
给病人家属‘交’待一番注意事项之后,石一凡随同钱掌柜,还有钱百钧一起出了病房,到了掌柜室,墨竹上了茶水,钱掌柜就问道:“一凡,你心里真的准备好了?当真要把这个医术传扬开来?”
石一凡平静地说道:“我的医术,一半来自老道长的《铃医录》,一半来自济善堂,是老师把我引进了医家的殿堂,医术本就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不是放在柜子里发霉。”
钱进钧接口说道:“一凡说得好,如果大家都是抱着这个态度,而不是固步自封,敝帚自珍,那么医术之首必将是百‘花’齐放。”说着从怀里拿出几张银票递给石一凡:“这是二百两,是你定制手术器械的费用。这是五十两,是你进行解剖所需的费用。”
石一凡连忙摆手,不等他开口,钱掌柜坐在上面说了:“一凡,拿着吧,今后有什么事尽管开口,不要尽想着自己掏银子。还有,从现在起,你就是济善堂的坐堂大夫。”
这句话让石一凡错愕不已,这才多长时间?我都没准备好呢。石一凡定了定神,从钱百钧手里接过银票,想想才是说道:“老师,这银子我收下了,可坐堂大夫的事,是不是早得一点?”
钱守仁哈哈大笑,从柜子里拿出一份文书来:“这是一份告身文书,是林州医局核发的,证明你是济善堂的坐堂大夫。”等石一凡双手接过,钱守仁开始教训弟子:“你担心什么?你的能力、医术不差,我钱守仁的弟子不是孬种,要有一股不服输的气势。”
钱百钧也是说道:“在我济善堂,不搞排资论辈这一套,是以医术为要,谁的医术强,谁就可以在济善堂占据一席之地,你读的书多,在医理上认知能力强,所欠缺的无非就是接触的病人少,经验就少,这一块现在迅速的补了起来。”
“你成为坐堂大夫,拥有自己的诊室,能够独立行医了,但是这并不是说你就可以满足了。还记得昨天老夫说的话吗?”
石一凡点头说道:“记得,一是每临大事必静气,二是医者神圣。”钱掌柜嗯了一声,又接着说道:“两种心态,一是自满,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唯我独尊,二是自卑,觉得自己还很稚嫩,小瞧了自己,这两种都不是正常的心态。老夫要求你的是:大胆开拓,小心求证”
“大胆开拓,小心求证。”老师的话富有哲理,一直到病房之后,石一凡还在反复的思量着这两句。
病房里病人刚刚苏醒,齐大夫正在给病人看诊,见石一凡进来就说道:“刚醒,虚得很,补中益气汤煎好了,稍微冷一点就给他喝。”
病人醒了,这让石一凡喜上眉稍,连家属的道谢也顾不上了,三两步就到了病‘床’前,拿起病人的手腕先是感受了一下体温,体温稍高。就问病人:“你感觉怎样?”
病人的心情不错,从死亡线上给救了回来,虚弱地说道:“谢谢石大夫,感觉好多了。”
病‘床’周围又是围了一大群,石一凡诊了脉,再看一下伤口部位,就点点头:“齐老师,病人不错,跟预想的差不多,病人喝‘药’之外这两天不要进食,如果排气了,那么第三天可以进流食,第五天进半流食。伤口如果红肿化脓,就再换一次生肌散。”又跟病人家属‘交’待:“病人要尽量的活动,只要不碰到伤口,就行,不要一直在‘床’上趟着。”
这后面就是恢复的事了,齐大夫完全胜任,石一凡就不再‘操’心了。
当天晚上,济善堂的钱掌柜在旁边的德福楼包了整个二楼,一是庆祝石一凡成为济善堂的坐堂大夫,二是庆祝第一次手术成功。
这次聚会没请外人,都是济善堂内部人,各位大夫还把自己的家人给带来了,让德福楼的二楼异常的热闹。石一凡还是没喝酒,借口还很强大,等我满了十八岁再喝酒。
成为坐堂大夫,首先变化的是在前堂拥有了一个独立的诊室,在诊室的‘门’上还写上了石一凡三个字。第二个变化就是住的地方换了,通俗的说法就是从集体宿舍搬到套间了。
济善堂并没有向外宣传手术,这个社会在伦理上让人们接受手术还是需要一个过程,除非是病入膏荒者。所以石一凡在进行了第一例手术之后的第二天,就开始当起了他的坐堂大夫。
一个上午的时间,石一凡就看了三个病人,而且是熟面孔,前面实习时看过,过来复诊的。在厅堂的伙计引了不少的病人到他的诊室,病人和家属一看是个少年,就要求换大夫。
还是没名气啊!石一凡也不强求,第一天嘛。
下午看病的少一些,石一凡没病人就去看一下昨天的手术病人。早上过来看过,情况不错,伤口也没发炎,有点发烧,病人的‘精’神也正常。里面热闹得很,病人家属在给今天来的病人讲昨天的惊心故事,看石一凡来了就连忙过来:“小石大夫,您有空了?
”有空,太有空了。石一凡心中郁闷,含糊地点头,径直走到病人的‘床’前,问道:“排气了没有?”
病人这会趟在‘床’上,自己回答:“还没有。刚才还下来走了一会。”石一凡就鼓励他:“没事,别动伤口就行。要多活动,多走走,对肠道有好处,促进蠕动,尽早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