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下的阴影中,暗藏着的是燃烧的红色。”
世记抚摸着藏在课桌里的《燎原之火》中的前言,心中默默念着。
窗外,一片枯黄的枫叶落下,世记抬头扫了一眼讲台上的老师和身边的同学,随后望向窗外:
秋天到了啊。
“哪个同学来回答一下这道问题?”
教室前排的一个女孩子按下了桌子上的答题按键。
“26号,董佳颐。”胡老师面漏喜色地叫起了这个女生。
董佳颐,副班长,长相清纯甜美,待人和蔼可亲,学习成绩向来是板上的前三,年级排名也总在前20名的优等生,最重要的是她是世记暗恋过的女孩子。
初次结识这个女生是在初二的时候。世记十分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女孩:小巧玲珑的五官,从骨骼大小上来看祖籍应该是南方人家;白净细腻的皮肤,乌黑的秀发和甜美的笑容让人看到后第一个浮现在脑海里的画面就是江南水乡的黑瓦白房映衬出一个柔美的南方女子。也许是自己的脑补能力太强了,才会在脑内出现这种意象。每当世记这么想着,不禁忍不住在心里自嘲起自己来。
世记所就读的是中央省的首府二中。中央省的前身是首都、西南方相邻的直辖市和囊括二者的一个省三者。2035年之后伴随着三者一体化的发展逐步进入尾声,教育一体化的最后一步也终于完成了。在把三个教育系统的资源整合分配后,以“首府”为名的5个重点中学正式落成了。
考进这五所中学需要经过全省选拔考试,可谓异常激烈,进来之后虽说可以松口气,但是重点中学的日子说好过也不好过。每个学期都有例行的月考和期中测试,除此之外,首府5个中学的学分考核制度也十分特殊:学生除了例行的要学习的数理化语英政等学科外,还可以从网上学习系统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他课程作为附加分来抵消自己不擅长的主流学科上分数的不足。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来都不简单,所以想对付过日子是不可能的。要知道这些机制和待遇是其他普通中学所没有的。
这项设置本来是鉴于教育全球化而制定的学分机制,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能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以便于学生发觉自己的兴趣才能进而为祖国贡献更多丰富多样的人才。
可事并非尽如人愿。
那些用课外课程代替主流学科修取学分的学生少之又少,并非是他们不能这么选,主要原因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很多的“主流”学科学生都瞧不起这些用课外课程来抵消主流学科分数的学生。在“主流派”的声音中,这些课外课程学习者是投机取巧的或者歪门邪道的存在。世记的物理和化学都不太好,所以他用逻辑学和两门课程代替了这两门的部分分数,这样每学期下来他也能保持在年级前100左右的排名,当然他也就成为了“少数派”,即被排挤的人中的一员,但他在乎的可不是这些。
要想和董佳颐分在同一个班里需要些运气。因为这些名列前茅的优等生会被随机分配到年级的7个班里用来当作学习标杆,这也就意味着能和董佳颐分到一个班里的概率其实是七分之一,当然其中并非毫无规律可寻。
事实上年级排名前二十一的学生会依次分配到七个班的方法其实是公开的秘密:排名第一的去1班、第二的去二班,以此类推到第八的时候则再从一班开始分配,往复如此,即可得出七个班的标杆学生。世记虽然对于逻辑运算类的思考颇有研究但是实际中还是有太多变数,他越是费尽心机,最后却越是难以和董佳颐分到一个班上,主要的原因是他不能预测对方和自己的分数是否在同一分配序列上拥有公约数,所以除了初二第一次邂逅后,他便再没有成功过一次,直到高三这一年的秋天——2046年的8月29日。新学期开学前,分班表在校园系统终端上公布后,世记整个人一周都没睡好觉,他本来已经放弃了,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个让他魂牵梦绕了3年的女孩儿,终于又能和她同班了。
用《文科男与理科女》中的一句经典读白来说就是“缘,妙不可言。”
董佳颐非常流利地回答了胡老师的问题,引来同学们钦佩的目光。
没错就是这种闪亮的存在,宛如一块温润的玉石,总是然人无比艳羡而又向往。她对于胡老师来说估计也是如同救星一样的存在,毕竟“老胡”的政治课堂问题都挺刁钻,能让他满意还真难,时间久了,冷场也就在所难免,毕竟学生需要被认可被鼓励才会喜欢去学。至少在世记看来,人的天性是爱玩的,学习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所以在玩乐和学习面前,人们总是选择玩乐也是正常的,但是成功者都是会在需要选择后者时选择后者的人,而世记渴望成功。
能进入首府二中学习,他十分荣幸,也十分开心。小学的六年他是怎么过的只有他和他的妈妈知道。这是一份属于他们母子俩的开心时刻。
事实证明,一切的辛劳都是值得的,那些个风霜雪雨里被妈妈送去上课的日子终于没有白费。
世记的记忆里没有父亲,母亲基本也不会主动提起父亲的存在。在世记的生活中,母亲是既是严父也是慈母。从小到大能把自己教养成才也许就是母亲最大的希冀,对此世记觉得自己没有让母亲失望。
没事就的世记比同龄人懂得更多,他知道这个世界只有母亲会如此无私地关爱自己,小到饭菜的口味、衣着的冷暖,大到未来的工作、婚姻。在这个容易叛逆的年龄里,世记并没有任何的抵触情绪,当然这也和身为教师的母亲对于自己开明的教育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孩子,没必要做一个多成功的人,但是要做一个好人,在妈妈心里,你永远是最特殊的那个。”
世记总是能想起母亲的这句话,每当想起这句话时,世记总是忍不住十分用力地握住自己的拳头。
“是啊,除了妈妈意外世间哪里会有第二个能如此无私地爱自己的人?”心中这么想着,世记叹了口气。
此时已经下课,教室外的平板电视正在播放国家元首会晤的新闻。教室里一个同学正在炫耀新买的3d立体投影手表,引来其他同学的围观。
“哇哦,这个3d投影简直酷毙了!”
“这不算什么,等这次期中测试过了,我就让我爸爸给我买最新款的edrea2000一体外设,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什么叫高大上了。”
“好啊好啊,到时候你可得让我们哥几个都瞻仰瞻仰。”
“没问题。”
“对了,今天放了学你还去吗?”
“去哪?”
“什么哪?装傻呢?逸城网咖呗。”
“去啊,我今天高兴,我请客。”
“好嘞,这可是你说的,一言为定”
说话的这几个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领头的这个叫徐友灿的是个富家公子,有钱有势的同时最喜欢摆弄些最潮的电子产品,eax公司的超级产品控,每款上市的产品他都有入手,而且从不吝惜花多少钱。跟在他身边的许多男生都是冲着他手里的钱去的,其中跟他关系最近的就是李寄文和刘远洋了。两个人都是又高又瘦的身材,打篮球很不错,也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跟着徐友灿整日里瞎惹惹,真不知道这几个人是怎么考进来的。
不过说到底,世记心里有一点羡慕他们,毕竟他们也是耀眼的存在,与董佳颐的光彩不同,但是至少他们的存在感很高,在男生和女生中间也有一定的人气,而反观自己,基本上从来都是独来独往,也没什么特殊之处,如果非要说的话,那也就只有他的名字了。
世记全名华世记,这本是个十分新奇也十分响亮的名字,但是他并不擅长在人前表现自己,所以给人的印象平平。这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就是他彻底被人当做了平凡的存在,甚至会时不时被人奚落自己的名字如此高大上,但是本人却如此平庸。
世记也问过妈妈是谁给自己起的名字,但是妈妈的回答是按照族谱排下来的,没辙。这个回答不能满足世记的好奇,但是在向爷爷询问过后,他死心了。爷爷拿出了家谱,果不其然,到了这一辈,他轮到了“世”字辈,至于这个“记”字,爷爷笑嘻嘻地说是他起的,世记默默点头,也就没再追问。
相较之下,世记有时甚至觉得,跟爷爷相比,自己的存在感都很低。爷爷年近七旬,但是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腿脚灵活,身手矫健一点都不像这个年岁的人,爷爷常说“老来无病,便是儿孙的福气。”确实如此,别看爷爷是老年人,但是却活的很年轻,而自己却颓废得像个老人。每到此时,世记在心里总忍不住黯然叹气。
不仅是这些熟知的人,相比那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他们在这个年岁的时候有些就已经初露锋芒了,而自己和周围的人比是如此暗淡,用《骑士传说》中的话说“有些宝石会闪光,但是有些宝石不会,时间久了本来会发光的它们就再也无法绽放原有的光彩了,因为它们已经习惯成为顽石的日子了。”
世记坐在座位上思绪万千,董佳颐从教室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沓纸,并开始分发给班里的一些同学,正在此时她的目光与世记对上了。她当即拿着纸走向世记,世记瞬间感觉心跳加快,他很想移开目光,但是他根本做不到,尝试躲闪了几下董佳颐的目光后,最后鼓足勇气迎了上去。
就在董佳颐走到世记跟前时,突然教室里的灯全灭了。
d看小说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