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就是“自私!”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无正邪之分,无善之别。自私,就如我们把狗叫做狗,把墙叫做墙一样,只是一个更符合人本性的代名词。
首先,我们从人的最初说起。人,最初为婴儿。如果把两个更或多个婴儿放在一个母亲的怀抱。婴儿会因为吃不到食物而互相争夺,我们能说婴儿这种出于生存的本能算是“恶”吗?。婴儿稍长,如让梨,温席,暧冰这些行为,可以称为“善”。可这些善是经过他们后天的所受教育或周围环境而导致的结果,而不是他们的本性。所虽为善,但不可以算是本性的那种“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夺乳”、“让梨”、“温席”、“暧冰”,恰恰正是人类本性自私的典范。“夺乳”,是婴儿为了个人的生存,为了个人的生存而不顾及同类。而且,只有自己吃饱了才会让给别人,而不是吃点让给别人点,谓之自私不为过吧?“让梨”,是后天长者教育其日后要学会做大智者用虚伪的聪明以小利而获大利的涉世圆滑,是长者爱护其幼者自私的表现;“温席”,“暧冰”,是为了回报养育他自己的人,而使他自己的心不再受到自己内心的惩罚,让自己得到心灵解脱的另一种自私。更或者说是他怕失去了自己的依靠。所以,从根源上说,是自私而让他们那样做的。
思维尚不健全的婴儿说了,再说思维健全的。孔子,“圣人”也,可谓思维健全的人代表了吧。正是这位孔圣人,曾制造了一个千古疑案。孔子曰“人有大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其一于人,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不可不诛。”于是,少正卯便不明不白地被这位孔圣人杀了。事实上呢?“庶民无罪,怀才其罪。”少正卯该杀,是因为他比孔子博学。可你能说孔圣人是“恶”吗?可如果说这位圣人是“自私”,应是没有什么非议了吧。
说到这里,孽还要多说句。否则,谁也不恶,孽便先恶了。
人本性既为自私,那“自私”便要遮盖一下了。因为,人是高级动物。“两面性”便是人类遮盖其自私的方法之一。小孩的表现为“说慌话”;大人们的表现则为“在最正义与至善良大旗的掩盖下去完成他们一些自己的目的,而且又最不愿意让别人看出来,更不想被别人说破。”孽还不熟,所以孽点破了,而且要说。但是,孽并不是说“两面性”是恶的,是错误的。反而“两面性”是人类进步所不可缺少的。重新声明:本性论中,只有本性,本性没有正错。
“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见得太多了。是吧,朋友们?但无论我们,还是别的人,谁这样做都是正确的。人,只有自己过得更好了。才能更好的为亲人,为朋友,为社会。一个乞丐,他为社会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捡起马路上的一棵螺丝钉,可你见过几个乞丐那样做了?一个贪官,被人挖出后,他竟然把贪赃的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这是有可能的。当然,孽不是贬低乞丐,也不是推崇罪恶。只是想说,一个人,只有他有能力了,才可以更好地去帮助别人。自己尚且不能生存时,而去做善事,那只能是空想。
自私,是人的本性。自私,是没有错误。只有自己好了,才可以更好地去让别人好,这样,大家都可以好起来。我们可以想想自己。当你在似有能力而非有能力时,去帮助了别了。换句话说,后天的“善良”教育遮住了你本性的“自私”。从而产生了你不愿得到的后果。你会怎样呢?你会为了你开始的“不自私”而去“更自私”。
自私还分为“大自私”,“小自私”。那牺牲小自私保护大自私对呢,还是牺牲大自私保护小自私对呢?
在金庸老师笔下的神雕侠侣中。蒙古兵进攻大宋襄阳城时,用计把蒙古兵和大宋百姓混在一起。郭敬为了不伤及大宋百姓不让士兵放箭杀敌,而是开城直捣敌兵阵内,杀伤了大量蒙古士兵,让其攻城不得。但大宋百姓是生命,蒙古兵不是生命?郭敬这样做又聪明又侠气。但他还是为了保住小自私,而伤了别人的自私。况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最后大宋还是为蒙古所灭,建立了大元。你说郭敬的自私是对呢,还是错呢?
还是金庸老师笔下的神雕侠侣中。杨过当得知是郭敬杀了杨康时,想为父报仇。(杨过当时是被人欺骗的。)可当时的襄阳离不开郭敬。为了保护襄阳百姓不杀郭敬这个大自私对呢,还是杀了郭敬为父报仇这个小自私对呢?
再有,母爱的自私;亲情的自私;朋友的自私。好多,好多。恐怕我们很难说出这些自私的对错。就不清,我们就不说了。因为,自私,就是自私!
本性,是不可以改变的.但是可以发展.首先,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自私.其次,我们还要掌握好做事的原则与度.最关健的,还是我们的心态.我们在行使和维护自己的自私时还要考虑到别人的自私,考虑到人间永恒的正义.
性,好象很难摆在桌面上。可离开了性,人类还能继续下去吗?
本性,人之——本——性。人们总想弄清是怎么回事,可都又回避着什么。
孽说这些,只是想让人们多疼爱自己,多理解他人,我们一起在自私中生活得更好。
灵魂之约_灵魂之约全文免费阅读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