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明确了关系的恋人,念念不忘的是追求时的思念和惴惴。单相思虽然要在心灵上承载太多原先无法承受的重量,但是却是一种人生中难忘的诗意境界。
------------------------------------------------
方知晓在报馆的面试之后,依照要求去另一间教室进行笔试,林林总总地答了满满一篇卷子——他为人很谨严,卷子上问的问题,只要他知道的,都会详细展开,毫无遗漏地铺展在答卷之上,真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所以等到方知晓同学交卷的时候,教室里的学生已经所剩无几了,自然也找不到林东韵的身影了。
懊恼地拍拍头,收拾一下离开教室,看时间已经将近十点了。索性提着个包,在校园内漫无目的地溜达着。
方知晓的宿舍在燕大相对古老一些的东区,距离刚刚面试的地方很近,所以他不急着回去,而这个时间去上自习的话,恐怕也出不来什么效果。今晚,方知晓决定放纵自己一回。
漫无目的地行走在初秋的夜晚,一阵凉风吹过,方知晓缩了缩肩膀。又见到她了哈,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缘分了吗?如此,从来不信命的他,这一次倒真的要感谢上天的恩赐了!
而且,这一次他还知道了她的名字——林东韵。
“林东韵、林东韵……东韵……”方知晓口中呢喃,仰望深蓝苍穹那一弯月牙,轻轻笑了,月亮还未成盘,无法承载他对她的相思之情!
落一叶而知秋,然而这一夜却是入秋后的第一股寒流侵袭京城。清晨起床,窗外落叶无数。方知晓哆嗦着穿上背心,打算下去找长袖汗衫来穿。就在他正才在床梯要下来的时候,下铺的老大突然说道:“老四,你一夜冬、冬地叫,看要把冬天过早叫来了!”
方知晓一震,随即嘴角却漾起堪比春日艳阳的笑容……
如果说方知晓因为知道心仪女孩的芳名而感谢上天的话,那么第二天下午他再一次见到东儿,并且能陪她一起听课(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恐怕他就要五体投地顶礼膜拜诸界众神了!
没错,午饭后随意走近了1教,随意进入了407教室,在一个小时之后,一抬头,又见到她了!
方知晓悄悄地挪到了东儿斜后方向的作为,默默观察着她。对方神情专注地看着手中的书,犹如老僧入定,于是方知晓有些嫉妒女孩手中的书了。一本没有生命符号的书本,竟能得到女孩不错眼珠的凝视,可以相守到她柔柔地抚摸,己身同它相比,何其悲哀!从跨入燕大校门开始,方知晓变得魂有所牵梦有所绕,似乎之前十八年从未出现过的多愁善感如今都一股脑儿地喷涌出来了。
嫉妒的方知晓站起身来,不退反进,径直走到林东韵的身边,状似随意地问道:“同学,你旁边有人吗?”
女孩站起身的同时摇了摇头,可惜目光仍然没有看向他,只是为他让出了过道。
方知晓默默走进去、默默坐下、默默等待片刻,无效!“如果山不能走到我面前,我便要走到山面前。”这是方知晓所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宗教箴言,虽然他不明白那座山之于穆罕默德来说有多重要性,但是他现在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没错,方知晓从来就是一个不肯轻易放弃的人!
再一次平静地问道:“是林东韵同学吧?”
如同大梦醒觉一般,女孩听到自己的名字,才终于肯抬起头来。方知晓发现,她在看到自己的同时,眼睛亮了亮,显是在她的记忆中有了自己的位置,所以他努力忍住嘴角的笑意。可是女孩却没有立时叫出自己的名字。
为了免于对方尴尬,方知晓很绅士地——虽然他当时还不能理解何为“绅士”——再一次不厌其烦提醒着:“你忘了吗?前天报馆面试的,和你排在一组的?”
女孩恍然醒悟,却只有一句“原来是你呀”,这让方知晓不能不有些沮丧,不过他却懂得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真谛,依然做了自我介绍:“我叫方知晓……很好记的名字。”
女孩没有就他引以为傲的名字发表任何看法,而是问他:“你也是中文系的?”
这个“也”字让方知晓有些为难了,如果他点头的话,那么他和林东韵之间就多了那么一点点的共同之处,但是同样也意味着欺瞒——这是他这个阶段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他只有摇头:“不是,我是学经济的,可是对文学很感兴趣,所以想来听听课。”其实,在报馆面试的时候,他已经说过了自己的院系,她仍然没有印象!
显然对方没有同他展开谈论的想法,她只是一笑了之继续读书。
接下来的时间里,可怜的方知晓同学就一直闷头坐在那里,当然不是生闷气,而是在考虑接下来说些什么。然而这时候,老师来了!
他看见一身中山装的男老师进入教室,在讲台上走了一圈,而后下来和同学们说话。方知晓心里有些害怕,担心被发现是来旁听的学生而被轰出去,那样应该非常尴尬吧?
不过正当他胡思乱想的时候,“黑色中山装”已经走到了他的前面,他勉强抬起头来,想对老师笑一笑,却猛然发现老师望向的人,是林东韵!
懵懂地听着他们的对话,看到后来中山装老师僵然呆立,观察到女孩眼中难掩的对老师的好奇,他都感到不可思议!
只从那一问一答的几句话中,傻子都能看出,这不是普通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难道他们是故交?但为何林东韵眼中充满了深深的探究呢?
整整一节课,方知晓神游天外。下课后,他向林东韵借过了那本书,小心地打开包着布书皮的薄册子,一列古韵的隶书滑过眼帘——《谈美书简》朱光潜著——承载了岁月流逝的泛黄纸张,慢慢铺展在眼前,足以印证他同心仪女孩之间的差异。
忍着心中的酸涩,方知晓缓缓翻动着书页,唯恐一个不慎就将发黄发脆的纸张撕开。这是他第一次看到纵排本繁体的书籍,有很多字他都不太认识,可是他却忍住没有问近在身旁的女孩,他应该如何才能看懂这些从未接触过的繁体字。
上课铃响了,不动声色地将《谈美书简》还给林东韵。
老师要学生们诵读课上没讲过的诗篇,方知晓默默听着,说实话,他不是太懂《诗经》,真正接触过的,不过是中学课本上的《君子于役》和《硕鼠》两篇,他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同样的章节,变换几个字之后,凑成几节,就能成为《诗经》中经久不绝被颂扬万世的诗篇!
不过这一节课,他真的能感受到老师所要传达的,诗三百的美。所以在班里同学朗诵的《硕人》的时候,他就在想,如果林东韵诵读的话,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她今天会站起来背上一篇文章吗?
正自遐思之时,女孩已经落落大方地站起身来:“我试背一首吧。”
“是哪一首呢?”老师的问题同样是方知晓想问的。
“《唐风》中的《采苓》篇。”
方知晓自然无从知道什么唐风,更遑论《采苓》,但是他注意到老师听到名字时眼神的变幻,或许只有从他的角度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于是老师转过身去开始板书,东儿清朗的声音传到方知晓的耳中。他不太明白女孩念的是什么,但是从口气中,他分明能感受到一种悲怨感。最终反复的三段,之让他记下了那反复被重复的“人之为言,胡得焉”这一句话。这个时候,方知晓有些感谢诗经相似体式反复吟咏的妙处了!
在老师开始讲解此诗的时候,方知晓将这首诗工工整整地抄录在了《高等数学》的扉页上面。自然科学的书上大大地书写上华夏文明初期所酝酿的人文诗篇,竟似某种程度上的互补!
下课时,方知晓还在踌躇是否应该和林东韵说几句话,可是对方已经快速收拾好书本,向刚刚走出教室的老师跑去了。
方知晓盯着背影消失的方向,是自己的错觉吗?她似乎真的和老师关系匪浅呢!
方知晓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在他阅历尚浅的生命活动中,他可以说迄今为止没有什么真正让他感到挫败的事情。虽然生在一贫如洗的山村,可是却有支持他学习的父亲,有为了让他能接受高等教育而放弃学业的妹妹。虽然那个时候的高考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方知晓考进了燕大!
所以,此时虽然他知道和心仪的女孩有一道大大的鸿沟,但是他向这应该不是无可逾越的吧!所以周一上午,方知晓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借书证,他径直走向图书馆,路程有些远,但是他舍不得坐车,更没有钱去买很有燕大特色的自行车。
走进图书馆,经过自动检索门,方知晓经过询问后,走上三楼的社科部,经过检索终于拿到了一本书——简体本《谈美书简》。他谨而慎之地将借到的书放进书包,又压了压书包确保放稳妥了,方才对借阅老师笑了笑。大学四年,他可能会借阅无数本书,教科书、参考书、文史书,但是这却是他大学时借到的第一本书——第一,永远意味着唯一与无可替代!